用户登录

|

“云南特色胡椒产业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4-04-10 浏览次数:92

科技成果评价.jpg

  2024年4月10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云南特色胡椒产业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审阅了项目技术资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组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项目选育出胡椒野生驯化新品种和胡椒高亲和力砧木。收集保存野生胡椒资源118份,占云南野生胡椒资源88%,建立了云南首个胡椒种质创新基地;开展胡椒资源鉴定评价及创新利用研究,选育出新品种‘全心胡椒(Piper betle)’,填补了云南胡椒产业无自主品种的空白;筛选出与胡椒高亲和力的砧木品种‘芦子(P. paepuloides)’并应用于生产,为解决胡椒瘟问题提供了可能。

  三、突破了胡椒种间嫁接技术难题。针对胡椒嫁接植株成活率低、产量低、抗病性差的问题,选用‘芦子’作为砧木开展胡椒种间嫁接繁育研究,改良了胡椒品系,提高了胡椒抗性,成活率达77%以上,和对照相比产量超33%、病害发生率降低40%~50%。

  四、集成创新了胡椒高效栽培技术。一是创新了胡椒花期调控生产技术。将云南主栽胡椒品种印尼大叶种胡椒的主花期调控至夏季(6月~7月),胡椒主花期与国内胡椒主产区—海南产区的主花期秋季(9月~10月)差异显著,形成与国内胡椒主产区(海南胡椒)季节上相互补充的供应格局;二是创新了胡椒高柱密植高效栽培技术。新技术使每亩植株数达180~200株以上,和传统种植相比株数增加25%以上,平均单产提高15%以上,有效解决了云南山区特殊地理地形下的胡椒高产栽培问题;三是集成了胡椒系列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制定了种植、养分管理、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全环节技术规程,提高了云南胡椒标准化生产水平。

  五、创新集成云南胡椒绿色初加工生产技术。针对云南传统胡椒加工过程存在的废水排放量大、劳动生产效率低、加工附加值低等问题,集成了鲜胡椒脱粒、熟化、脱皮脱胶、低温干燥等初加工生产技术,初加工时长从原来的10天以上缩短至8-10小时,椒农收入增加10%以上。该技术入选2022年云南省农业主推技术。

  项目实施期间,选育胡椒新品种1个;授权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制定地方标准5项、团体标准1项;入选云南省农业主推技术1项;发表论文16篇。在云南红河、保山、德宏等州市的热区建立试验示范基地3个,示范面积1.2万亩,培训技术骨干和农民2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5000份,助力146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顺利实现脱贫;2021~2023年累计推广面积4.2万亩,新增产量1344吨,新增销售额1.61亿元;新增利润1.19亿元,增加就业10多万人,助力稳定边境百姓安心边疆生产980户,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同类研究国内领先水平。

  建议成果名称修改为:“云南胡椒产业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专家组成员

  刘国道 华中农业大学国际点评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李维锐 云南省农垦局推广研究员

  许 琨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

  宁德鲁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许 敏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高 熹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

  杨建峰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