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三七加工与产品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0-05-25 浏览次数:834

昆明理工大学3个项目 anli.jpg

  2020年5月22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七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文山学院和昆明理工大学共同完成的“三七加工与产品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完整,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成果针对三七产业发展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规范栽培、产地加工、标准制定等研究开发不足等问题,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系统开展了三七规范栽培、产地加工、三七质量标准、新产品开发等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建立了支撑企业发展的技术体系,产生了十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云南三七标准化、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奠定了科技支撑,创新点如下:

  1、研究制定了三七系列标准体系,制定了《中医药—三七药材》等2项国际标准、《地理标准产品—文山三七》等2项国家标准、《熟三七粉》等17项地方标准,支撑云南三七产业的标准化发展。

  2、系统开展了三七标准化栽培、产地加工技术研究,建立了规范化技术体系。

  3、开发了三七超细三七粉、熟三七粉等新型饮片、开发以三七为主的保健食品1个,获得云南省绿色食品十大名药材第一名。成果累计实现产值19.6亿元,累计上交税金4300万元。通过上述研究,提升了中药大品种三七的综合开发能力,扩大了三七系列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三七发展成为云南省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核心支柱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

  该成果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0项,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保健食品批文7件,制订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2项、云南省地方标准17项,主编出版专著9部,发表学术论文250篇。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建议:项目名称为“云南三七规范栽培与产地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专家组成员

  陈纪军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钱子刚 云南中医药大学教授

  邹成钢 云南大学教授

  文建凡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代解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